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资讯>详情页

《辽源日报》发表文章 报道东辽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Jan 17, 2024 | 作者:


东辽文化信息

4

东辽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4116

《辽源日报》发表文章

报道东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1月15日,《辽源日报》第3版整版发表文章《做强文旅宣传 扮靓非遗名片》,报道了我局提供的东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原文如下:

 

做强文旅宣传 扮靓非遗名片

——东辽县非遗文化盘点(上)

东辽县文化底蕴深厚。经过经久的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发展,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品进入市场。截至目前,东辽县有省、市、县级非遗项目19个,其中省级6个、市级11个、县级2个;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遗村落1个——辽河源镇安北村。现有非遗项目从业人员百余人,年创收1000余万元。

多年来,东辽县文旅局传承发展文化遗产,做大做优文化产业,深挖非遗资源、擦亮非遗名片、打造非遗集群,注重非遗传承,发挥非遗优势,带动了全县文化、旅游、商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以非遗为亮点,有效促进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文化娱乐氛围。如今,东辽沃野遍地绽放绚丽多彩的艺术之花,在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更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东辽满族剪纸

“剪”出世界 “纸”看人生

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民间剪纸艺术也在全国各地区流传非常广泛。东辽的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已形成200多年,以粗犷、奔放的风格闻名。东辽民间剪纸在造型上体现了女真时代的艺术风格,是满族文化的传承,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情和乡土气息,堪称东辽河畔璀璨的瑰宝。

东辽县满族民间剪纸主要分布在安恕镇、白泉镇等地,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是关门村70多岁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家白崇仁老先生。他的满族剪纸艺术已发展到第七代,计几十人,他抛开了性别之见、摒弃了只可族人相传的传统观念。

半个世纪以来,由白崇仁精心创作的剪纸作品先后50多次在墨西哥、北京、长春等国际、国内展会中获奖。2009年,《白崇仁满族剪纸》出版;2010年,东辽满族剪纸作为上海世博会吉林馆馆标同东辽剪纸《吉林八景》在上海世博会吉林馆展示;2010年,《东辽满族剪纸礼品册》被省委办公厅指定为吉林省对外交流文化礼品。

东辽满族剪纸另一位代表性传承人是于守江。他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在传承历史剪纸艺术遗存的同时,使东辽剪纸艺术有了新发展,由传统的单色剪纸发展成染色剪纸和套色剪纸,在做工上更加精细、风格更加独特,更具美感。他的剪纸作品线条流畅、构图精美、阴阳相间、形神兼备,既具有传统剪纸艺术的古风,又同现代艺术完美融合。作品内容也由传统的年节窗花演变为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艺术佳品,同时还开发了人物肖像、政策宣传、公益广告、招商引资等,既适用性强,更能体现价值的社会性剪纸。他的主要剪纸作品有《四平图》《五福图》《六顺图》《生肖系列》《金陵十二钗》《十大元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系列剪纸。

东辽满族民间剪纸作品有着不可多得的研究与保护价值,不仅在婚丧嫁娶、节日、祭祀等活动中发挥其实用的民俗艺术功能,而且正在向民俗文化产业方向发展,未来的东辽满族民间剪纸将会成为东辽独特的艺术名片。2008年,东辽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2007年,东辽满族剪纸被列入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白崇仁、于守江;年创收50余万元。

东辽二人转

宁舍一顿饭 不舍二人转

二人转根植于东北这块丰腴的土地上已有三百多年。在东辽县,二人转最初的演出形式是“撂地摊”,一代代二人转民间艺人利用农闲时节活跃在田间地头、村街集市,这种简单古老的演出形式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得到巨大改变。

1982年,东辽二人转第十七代传承人刘思谭在东辽县渭津镇成立了“东辽县渭津农民小剧团”。他和他的学生们不满足于只表演祖辈口口相传的陈旧曲目,开始了自主创作,他们凭借扎实的唱功和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曲目走上了专业舞台。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剧团培养出的土生土长新生代学员,先后50多次捧得吉林省二人转会演奖。其中,骨干学员闫学晶后来成为享誉全国的著名影视演员;另一年轻演员付连英被授予“吉林省优秀二人转表演艺术家”的称号。东辽县渭津农民小剧团因此逐渐名扬全国,央视及多家省、市电视台为其录制专题节目。2007年,东辽二人转被市政府列为了“辽源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辽县于2004年、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唯一一个“中国民间艺术(二人转)之乡”;2009年,东辽二人转被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东辽二人转记录了东辽河源头流域灿烂的民俗文化发展脉络,其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是研究东辽河源头流域各民族文化艺术在渗透、交融、互补、创新中演变、进化的“活教材”,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多民族民俗学研究价值。东辽二人转艺术至今已经传承到第19代。为弘扬、推广属于东辽品牌的民间艺术,作为非遗保护单位的东辽县文化馆于2014年依托东辽县山杏艺术团(前身为东辽县渭津农民小剧团)建立了东辽二人转传承基地,使这项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民间艺术形式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

传承人代表:刘思谭、付连英。

东辽弓箭制作技艺

制于方寸之间 行程千里之外

弓箭是古时狩猎的工具,后发展为武器。早在几千年前东辽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他们多以游牧、狩猎为生,弓箭是他们游牧、狩猎的必需用具,也是不可或缺的武器之一。在清代,东辽县是史上著名的“盛京围场”,是专门供清朝皇族及八旗子弟打猎之地。作为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东辽县有着悠久的弓箭使用和制作历史,弓箭的制作工艺相对比较发达。

东辽县平岗镇石嘴村二组的吕晓龙是弓箭技艺传承人。他的家族制作弓箭历史可上溯100多年前,他和其家庭成员继承并发扬了代代相传的弓箭制作技艺,并抛开家族观念,在当地聘用了一批掌握弓箭制作技艺人才开展传承、生产、销售等活动,制作有清弓、汉弓等十余个品种,可分“古、雅、猎、炫”四个系列,重在突出作者、使用者的个性,每一张弓都有独具个性的外观和名字,既保留了传统弓箭的文化特色,又赋予其鲜明、时尚的现代元素。2017年,东辽弓箭制作技艺被列入吉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东辽弓箭畅销国内外市场,深受大众喜爱,于2021年被列入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吕晓龙,年创收1000余万元。

东辽葫芦画

“烙笔生花”送吉祥 小葫芦上有大乾坤

在东辽县,旧时家家都有在房前屋后种葫芦的习俗。“瓢葫芦”可做盛水的器皿、“亚腰葫芦”可供观赏,东辽的葫芦画就是在这种自然环境基因中发展起来的。世代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认为,葫芦音近“福禄”两个字,象征着富贵。因其多籽,象征着子嗣兴旺。压腰葫芦外形由两个球体组成,象征着夫妻和谐美满、不弃不离。传说中葫芦还有除病之用,只需摆放在病者的床尾或睡侧,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的病气,使其快速好起来,所以东辽先民们常把葫芦进行艺术加工后挂在家门口用来辟邪招宝。因此,葫芦画成为东辽河源头以及东辽河流域流行较早、较为原始的观赏品和吉祥物之一。

目前,东辽葫芦画重要传承人是东辽县建安镇的赵文秀。他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技术,在亚腰葫芦、瓢葫芦上运用彩绘、火绘(现代人以电代火)、刀刻等艺术手法,创作出形象生动、富含祈愿、寓意深远的作品。现如今,赵氏葫芦画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一项新兴的文化产业,每年都有近十万件作品流向河北、北京、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市工艺品市场。在2008年的长春国际农博会、2007年第二届吉林省民博会和2002年在沈阳举办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展销会等大型展会上,东辽赵氏葫芦画备受专家与中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参展作品均被与会者抢购一空。《沈阳日报》、《吉林日报》、吉林教育电视台和城市晚报等新闻媒体以《中华民间艺术瑰宝——东辽赵文秀的葫芦画》《刻有福字的葫芦》为题争相予以报道。2005年,赵文秀将葫芦画艺术创作引入美术教学活动;2009年,东辽葫芦画被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建立建安葫芦画传习所,举办葫芦画培训班两期、100人参加培训;2020年5月,建安葫芦画博物馆完成内部装修、布展交付使用,展出葫芦画200多件,开始对外开放;2011年,东辽葫芦画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赵文秀、杨勇;年创收100余万元。

辽河源头传说

饮水思源 踏山寻根

东辽河是辽河上游左侧的大支流,发源于东辽县境内,流经吉林省辽源、伊通、梨树、双辽,辽宁省西丰、昌图、康平等市县,全长448公里,流域面积11306平方公里。在辽宁省昌图县与西辽河汇合,在盘锦市以豪迈之势奔入渤海。 东辽河的发源地辽河掌位于东辽县辽河源镇福安村小葱顶子山一片静谧的半山坡上。

关于东辽河源头的美丽传说在东辽儿女世代相传。传说一:在远古时曾有一条地龙慕求源头如画的风景,陡然从地下钻出,现身之处成一隧洞直通东海,一泓清泉喷涌而出。此清泉不唯天气旱涝、四季流淌不息,被百姓奉为神龙甘涎,又称龙泉水。从此,当地物阜民丰、百姓安乐。某年盛夏,当地一个无恶不作的财主与小妾为解酷暑于龙泉水中沐浴,小妾又不顾羞耻在泉中便溺,地龙极为恼怒,施展神通,淹没二人,遂返回东海洗涤污垢,并暴涨三昼夜洪水,洪水流泻之径,即形成今日之东辽河。传说二:东辽河源头的小葱顶子山上有一处泉眼名叫吾龙泉,泉水四季清澈、入口甘甜,相传康熙皇帝东巡打猎时曾喝过这个泉眼的水。康熙皇帝喝下水后顿觉甘甜凉爽、暑气全消,便说道:“真乃吾之龙泉也。”吾龙泉就由此得名。后来,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迁居此地,他们靠这个泉眼生活下来,一代又一代。

东辽河作为辽河上游的重要分支,不知流淌了多少年,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河畔繁衍生息、孕育文明。这个美丽的传说,正是辽河儿女在自强不息的奋斗过程中,栽种于东辽河历史文化长廊中永不枯熄的美艳精神之花,承载着东辽河畔人民对涤荡污垢邪恶的祈盼,以及对物阜民丰的永恒向往。

近年来,东辽县政府把保护和开发辽河掌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先后出资对辽河掌进行抢救性修缮,对辽河掌周边环境及时进行清理与整治,出资将辽河掌划为旅游景区,责成文化部门派专人对民间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挖掘。2011年,辽河源头传说被成功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传项目。如今的东辽河源头装点一新,风景瑰丽多姿,东辽河源头的人民用睿智、聪颖、勤劳创造的东辽河文化,正伴随着浩浩荡荡的东辽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向远方。(杜  发、苗  慧整理)

 

审核        编辑:杜     校对:  

报送:市文旅局,县委宣传部

发送:局直各单位各乡镇文化站,机关各科室

电话:0437-5558805            邮箱:4192740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