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资讯>详情页

刘思潭“艺术人生”研讨会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 作者:


东辽文化信息

33

东辽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299

刘思潭“艺术人生”研讨会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喜迎二十大的胜利召开,9月7日白露节气之日,辽源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东辽县文联组织开展了“助力乡村振兴、讴歌大美东辽”暨刘思潭“艺术人生”研讨会活动。东辽县作家协会、东辽县农民书画协会、东辽县摄影家协会、东辽县书法家协会骨干成员共20余人参加活动。

大家由辽河源头向扎兰芬围进发。轿车在宽敞的公路上疾驶。两侧一望无际的玉米、高粱、水稻,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绿油油的亮光。

在扎兰芬围会议室,大家首先观看了东辽县山杏艺术团原团长刘思潭的专题片。东辽县渭津镇农民小剧团组建于1982年,是一支由农民组建的民间剧团。40年来,本着为农民服务的理念,活跃在东辽的村村屯屯、田间地头,足迹遍及当时东辽县的13个乡镇200多个行政村,年演出达上百场。所到之处笑语阵阵、赞语声声,被东辽百姓亲切地誉为东辽县的“心连心”艺术团。如今,山杏艺术团已成为东辽文化产业的一个品牌和亮点。2012年6月末,剧团正式更名注册为“东辽县山杏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九腔十八调、情暖黑土地”,山杏艺术团的坚持,源于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执着热爱,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则为这个曾经的业余农民小剧团提供了成长的丰沃土壤。

围绕刘思潭40多年来为繁荣家乡文艺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大家畅所欲言。对刘老师所做的贡献及“甘为人梯”的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要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立足本协会,创作出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作品。

市政协原主席董继宏高度赞扬了刘思潭老师不图名利、甘于奉献、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恳切期望刘老师退休不褪色,老骥伏枥,守正创新,力争以广场舞的形式,让东辽二人转唱响东辽的每一个角落。

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冷雪松用“德艺双馨”高度概括了刘思潭老师的艺品、人品,同时对刘思潭老师及各协会寄予深切厚望。他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始终把“讲政治”作为开展文艺活动、进行文艺创作的基本法则,使文艺作品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做正能量的传播者。文艺创作要贴近群众、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希望各协会要引导全体会员善于从当前这个伟大的时代当中、从身边活生生的现实当中发现创作的主题,讴歌伟大时代、歌颂勤劳的人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肩负起为民族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奉献人民;坚持德艺双馨、人品与艺品兼修,用明德引领社会风尚。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为人民创作,为时代高歌!

刘思潭老师非常激动,他说,感谢大家对我的溢美之词,说心里话,我深感不安,诚惶诚恐。虽然我退了下来,但是,我仍愿当绿叶,甘为人梯,在弘扬二人转艺术和挖掘人才上继续努力。

各协会成员一致认为,一定会不负众望,以文会友,和谐相处,携手同行,坚守好文艺阵地,打造出和谐的协会团体,不断加强各协会之间的交流与活动,互通有无,扩大影响,努力出人才、出精品。通过各种平台和渠道,让东辽的文艺广为传播,走向更远更广阔的天地。

东风劲吹鼓帆日,破浪前行奋进时。让我们共同努力!(撰稿:薛成龙)